发新话题
打印

哭泣的蒙古族文化 [转]

哭泣的蒙古族文化 [转]

哭泣的蒙古族文化

转自 斯 图力古尔

内蒙古大学

               

每当人们提起草原,便会想到生活和主宰草原的——蒙古人。草原用宽阔的胸怀和迷人的景色赋予他们矫健的身躯,和明朗的个性。他们热爱草原,热爱绿色,热爱这方土,热爱草原给他们所带来的每一份的快乐。他们骑着马在草原上驰骋,他们放开嗓子在草原上高唱。马背是他们永远割不下的爱,而马头琴便是他们生活的节奏,马的文化是蒙古人生活的一个主题。我不知道有一天马没有了,马的文化没有了,而只剩下马头琴悠扬的声音时,蒙古人会不会还会是现在这样:最爱喝的是烈属烈性的酒,最爱唱的是蒙古的长调!但可能多得是忧伤,多的是伤痛。蒙古人离不开马背,一旦离开了,他们的歌声,他们的豪爽都将失去本色,更不会是现在这样的高昂,至少不会有奔放了,而蒙古人也不会是一个完整的蒙古人,因为我们常说,不会骑马就不是的蒙古人,最起码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蒙古人。而我们现在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草场在退化,而更具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限的草场也在分割,而蒙古人所热爱的骏马再也没有让它奔跑的草原了——而只能在围着勒勒车忧伤的嘶鸣。热爱骏马的蒙古人也不得不考虑减少所养的马群的头数,仅仅这二年里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群马数量已经减少了近一半,而这不是最终的数字,随着草原的进一步的退化,也随着草场的进一步的分割,马群的数量还会减少,甚至是消失。看着这些数字,蒙古人的心都开始哭泣。因为他们在失去的不仅仅是多少多少头的马,而是正在失去整个民族的灵魂。赛马是蒙古族传统那达慕中的三大项之一,而没有马了,不知道大家还会不会去看那达慕?!到那时我们可能就象今天这样虚拟的网络中或者是简陋的陈列室里看看马的身影,讲述其历史。到那时,我想蒙古族的后代会怎么去评价我们这些人?每每说起这些,或者说是听到这些,我不知道热爱草原的人们都会不会为草原为那个民族,还会为他们所热爱的骏马,所牵动?会不会有一点占的伤感?!


一个民族之所以完整,很大程度上他的民族文化的保留是否完整。蒙古族的语言文字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而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蒙古人的语言文字也正在逐步的失去更多的主人,城市中虽然教育发达但民族教育的落后已经是这些从草原来到都市的准都市一“族”心痛,为了孩子的未来,更为了孩子的生存不得不选择了其他民族的语言,而蒙古族的传统的语言文字,对他们的孩子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而这些不会说自己的语言,不会写自己的语言的都市蒙古人,再也不会体会到草原的文化,更对自己的民族的历史一片的茫然和无奈,我不知道一个不知道自己的民族历史的人会怎么去热爱自己的民族?而这些人的出现已经是蒙古族的一个终点了,他们再也不会为蒙古人传递这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信息,只会在以后的各种登记栏里象征性的写上“民族:蒙古族”。我便是其中的一个无奈的一个父亲,我的女儿也是这个不幸的蒙古族一个后代,我每天看着自己的女儿在慢慢的长大,也每天都在为她的教育问题而伤尽了脑筋,虽然我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成为象征性的蒙古人的开始,但是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除了每天一如既往的跟她说蒙语,讲一讲民族语言中的一些故事和草原歌曲外,我真的无能为力。

TOP

感觉这类文章故作深沉其实挺幼稚的,弓马刀剑云云的只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不能说没有马没有草场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就消亡了,too simple~
如是说的话,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消亡了? 荒谬

TOP

玛雅文化比蒙古族文化精深多了,照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我看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不仅要包括物种,也应该推及至文化.
没必要哭哭啼啼,融入汉文明之中就会重获新生

TOP

伤逝

感觉tartarsaikhan的帖子大都很好的

一个民族或是一种文化的消失固然有很多可悲之处,不过好多东西都是一种必然
我认为世界大同,总有一天世界会成为一个类似于现在一个国家的东西
区域语言文化种族的差异或许都会消失
按照发展论来看,地球和整个人类也不过是一个阶段的产物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说来直接,听来残酷,但大抵就是事实
看看人类近几百年的历史,工业化城市化,多少美好的东西都已经消失
田园诗人乡村文学----
历史就是时间,不会停滞
与其感伤它们的逝去,不去试着去欣赏那逝去的或即将逝去的美
就像缅怀亲情,或是其他的逝去
多一份对现在的珍惜,和爱

TOP

发新话题